尊龙凯时

中国煤炭报:峰峰集团邯郸洗选厂:原煤介耗去哪了?

宣布时间:2021-08-03 08:20:57 尊龙凯时能源

稿件泉源:《中国煤炭报》2021年7月31日

邯郸洗选厂:原煤介耗去哪了?

四氧化三铁(Fe3O4)是现在煤炭洗选行业普遍接纳的重介质加工工艺中不可或缺的要害物质。翻看尊龙凯时能源峰峰集团邯郸洗选厂(简称邯选厂)总工程师郝巧霞的微信朋侪圈 ,可以发明“重介质系统治理”是其泛起最多的内容。介质质量检测治理、介质系统装备维护治理、介质损失监测检查……是她与工友时常讨论的话题 ,控制住介质消耗比例 ,就是捉住了本钱控制的要害。

这几年 ,为了降低介质消耗量(简称介耗)、降低运行本钱 ,郝巧霞倾注了无数心血。

从跳汰到重介 ,实现手艺跨越

邯选厂是新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施工、装置的大型中央洗煤厂 ,1959年正式投产 ,年设计生产能力150万吨。

“经多次手艺刷新 ,现在年生产能力抵达了500万吨。”邯选厂厂长李红军体现 ,该厂生产工艺的厘革 ,见证了我国煤炭洗选工业生长的清晰脉络。

1959年至1998年 ,邯选厂主要接纳跳汰—浮选洗选工艺;1999年至2002年 ,升级为跳汰粗选—重介精选—煤泥浮选工艺;2003年至2010年 ,刷新为跳汰粗选—重介旋流器精选—煤泥分级浮选工艺;2011年至今 ,接纳国际最先进、高效的脱泥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CSS粗煤泥分选+分级浮选工艺。从跳汰到重介 ,该厂用了51年。

“相比重介洗选工艺 ,跳汰洗选是一种古老的重力选矿方法 ,虽然已从原始的人工跳汰生长到上世纪90年月多种差别结构形式的现代跳汰机 ,但遇到难选、极难洗的特殊煤种时 ,其分选效率低、精度下降、精煤损失大的误差就会显露。”直到现在 ,李红军还对跳汰选煤夸张的循环用水量和洗水系统负荷量铭心镂骨。

2011年 ,邯选厂投入资金近亿元 ,对全厂生产系统举行手艺刷新 ,全重介洗选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当原煤进入充满介质和水配制成的悬浮液的重介旋流器后 ,小于悬浮液密度的煤随内螺旋流向上 ,大于悬浮液密度的矸石(或中煤)随外螺旋流向下 ,实现按密度分选。

由此带来的效果立竿见影:原煤每小时处置惩罚量提高了55.56% ,效率提升了8.98% ,每吨原煤介耗、电耗、油耗和水耗同比划分降低了51.02%、12.99%、30.56%和44.44% ,企业效益显著提升。

“初期 ,我们每吨原煤的介耗始终在0.8千克的‘高位’运行。”郝巧霞坦言 ,介耗受煤质影响 ,每月消耗量并不稳固。

几经刷新 ,全力降低介耗

介耗是重介质洗煤厂一项主要手艺经济指标。

李红军以为 ,介质的高效接纳是控制介耗的要害一环。为此 ,邯选厂建设了完整的介质接纳系统。主厂房一楼设有污介池 ,所有装备磨练放料及事故跑、冒介质 ,均能通过单独的管网回流至污介池内 ,经处置惩罚后的介质可以循环使用。

“由于装备磨练维护到位 ,已使用10年之久的磁选机磁性物接纳率仍维持在98%以上。”李红军说。

别的 ,脱介筛喷水量直接影响脱介效果。记者发明 ,邯选厂脱介筛喷嘴接纳鸭嘴式设计 ,其下端距离筛面280毫米至300毫米 ,每台脱介筛设有2排喷嘴 ,每排有17个喷水短管狼籍安排 ,喷水量足且疏散匀称。当混淆介质的煤流经由筛板时 ,借助水压将介质冲洗至筛下 ,再进入磁选机举行接纳。

黄振刚是洗选车间重介班班长 ,认真生产介质治理。他每小时检查一次脱介筛喷水情形。一旦发明喷水压力缺乏、甚至喷头梗塞 ,他就会实时调解疏通 ,确保磁选机的脱介效果。

为有用避免异物梗塞喷嘴导致介耗偏高 ,该厂机电维修车间主任杨志会牵头发明了Y型除杂器。此项发明不但取得了适用新型专利 ,还使介耗降低了16.7% ,每年为该厂节约介耗本钱10余万元。

在316号精煤脱介筛旁 ,手艺员刘正朴直在用塞尺磨练筛缝的间隙。“前3排筛板筛缝磨损0.75毫米、其他筛板筛缝磨损凌驾1.75毫米时 ,必需替换。”他说 ,筛缝巨细也会影响介耗 ,“间隙过小 ,脱介效果不睬想 ,而筛缝间隙过大 ,又会造成大颗粒物料进入磁选机 ,影响磁性物接纳率。”

近年来 ,邯选厂一直加速手艺立异程序 ,自主研发的全自动絮凝剂添加装备、循环式浮选浅槽分选机、全自动开放式击打器、新型压滤精煤均化破碎装置等立异效果先后取得多项专利 ,同时很洪流平上提高了煤炭洗选效率 ,降低了生产本钱。

阻止现在 ,邯选厂每吨原煤介耗始终控制在0.22千克 ,远低于行业标准 ,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从源头管控介质质量

“我们使用的洗煤生产介质 ,主要是细磁铁矿粉 ,其质量是否达标 ,对介耗影响很大。”邯选厂质检车间主任申瑞红说 ,投入生产前 ,磁性物含量、粒度、真密度、水分含量等4项指标是重点磨练的关口。

申瑞红先容 ,恒久以来 ,邯选厂形成了一整套自身介质进厂的磨练程序 ,除了由多个部分与生产车间团结跟车监磅外 ,质检职员还会在现场详尽磨练介质含水量、颜色是否正常 ,有无结块、混有杂物等 ,从而包管入厂的介质100%达标。

称重、过筛、磁选、烘干、再称重……在质检车间实验室 ,记者看到实验室班长王亚宁正向导实验员举行介质指标化验。一番忙碌后 ,打印机“吐出”了化验报告:磁性物含量≥94% ,-320目含量≥80% ,真密度≥4.3克/立方厘米 ,水分≤8%……王亚宁长舒了一口吻 ,一起小跑将化验效果送至下一道工序。最终 ,及格的介质交送至洗选车间。

“经由恒久探索和完善 ,我们形成了较完整的介质质量治理模式。”洗选车间主任王志强深有体会地说 ,“有段时间 ,每吨原煤的介耗抵达了1.0千克 ,这是历来没有过的情形。那段时间 ,我们需要一连一直地添加介质。一方面提升了职工的劳动强度 ,另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本钱 ,分选密度低还陪同着精煤损失。”

为此 ,邯选厂组织手艺职员举行攻关 ,睁开了一系列生产磨练。“经由磨练 ,我们发明工艺和装备无异常 ,磁性物、-320目和水分等含量也没有问题 ,但介耗就是降不下来。”正当手艺员李甜甜一筹莫展时 ,有人提出 ,要不要对介质的真密度举行磨练?

“经由磨练发明 ,问题还真出在真密度上。”李甜甜说 ,“真密度是指质料在绝对密实的状态下单位体积内固体物质的现实质量 ,也就是去除内部孔隙或者颗粒间的逍遥后的密度。”

“我们对问题介质举行了扣款处置惩罚 ,替换了及格产品 ,维护了精煤生产高效有序。”该厂副总工程师安自谦说。之后 ,邯选厂率先在行业内将介质的真密度磨练列为入厂磨练的硬性指标 ,杜绝了缺乏格产品流入生产线。

(王海  李振)


网站地图